2007年4月9日 星期一

從Email發佈的文章測試

這篇Blog是從我的ASUS P535手機,經由無線網路,透過Email發佈的。
籍由這個功能,我可以在任何可以上網的地方,用手機發佈文章上來。
只是輸入方式畢竟比較不方便。
也不能插入照片。
嗯…研究一下,下次有解決方案再上來分享

--
這是我的GMail信箱。我是Allen Chen
陳永芳啦!

2007年4月7日 星期六

AGLOCO 網路賺錢舊瓶裝新酒

在第一波網路泡沫化之前,史丹佛大學的幾位MBA和在1998年創辦AllAdvantage的人所提出的概念:
1.在會員電腦中安裝一支免費程式,除蒐集會員的網路使用狀況外,亦提供廣告顯示在程式中。
2.會員依使用程式時間賺取廣告費。
3.廣告主可以將廣告有效的顯示在特定族群眼前。

在那個時代蔚為風潮,陸續出現不少類似的網路機制,
AllAdvantage會員甚至上億

看起來是三贏的模式,卻抵擋不了網路泡沫化的衝擊,最後都消失無蹤。當然也留下一堆賺不到錢的使用者。

現在AGLOCO以相似的賺錢模式又蓄勢待發了。而且現在的時機更優於以前:電子商務的成熟發展、而且網路購物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模式....這些都讓網路廣告成為一個龐大的市場。當然也就讓這個幾年前夭折的構想,有再復活成長的機會。

究竟
AGLOCO是什麼?你可以直接按連結進去看看。
這次
AGLOCO就跟華人一起規劃設計這個偉大計劃,所以中文網站早就齊備(也包刮了日文、德文、荷文、法文、連韓文也都有...)。

簡單的說:
AGLOCO在最近將釋出主角軟體「View Bar」(目前測試中,未來會依入會先後陸續釋出。)

View Bar會出現在作業系統的工作列(就是「開始」那一列啦!)上方。如右圖。

然後View Bar的運作就如同文章前段所說的囉!

最重要的是,
AGLOCO目前是以類似傳銷的方式招收會員。所以未來你除了自己賺之外還能因為你的推薦,賺取更大的收益。但是又不會有傳銷的「壓力」。因為加入會員無須付費。使用View Bar也不需付錢。

要付出的是你我早已經在付出的上網時間,以及一些些個人在網路上的行為資訊。然而現在我們可以從這些「付出」中拿回一些我們為他人創造的「利潤」。

至於更詳細的介紹,你可以從AGLOCO官方網站獲得。在這裡就不多說了....

記得要在這個模式剛剛開始時先上車,並開始介紹給你的親戚朋友。等到View Bar釋出,大家開始獲利時,再想加入就太晚囉!畢竟這種介紹人家賺錢,又不讓人花錢,自己又可以賺更多的好事,實在太容易推了。

更何況我們可以看得到他的獲利模式。不像某些「在家賺錢」系統,看了半天只告訴你可以賺多少,都不說怎麼賺的。來得讓人放心多了。

現在就去看看吧!


P.S.AGLOCO的介紹影片,中文發音的。

100G的分享盒子--黑輪老師的教材收集箱 GOGOBOX

日前看到 I Want Hot News 介紹就給他加入,並申請了一個100G的「箱子」,因為我正愁著沒有適當的分享空間來放一些教學範例。雖然我架設了一個Ftp伺服器給同學使用,但是....這年頭會使用Ftp下載檔案的人越來越少,何況我的學生大多數是「初心者」。大多還是Web介面比較方便。

初期試用還真是給他不方便,尤其是我瀏覽器是用FireFox,竟然不能使用。只好改成IE...
但是大體上它提供的功能還蠻不錯的。

一般使用者(同學,就是你啦!)加入會員後,可以尋找到自己要加入的「站」加入會員,便可以下載該站的檔案。(請加入黑輪老師的教材收集箱http://gogobox.com.tw/allenbox)

而站長也可以有像上面一樣的個別網址,方便與會員分享檔案。
正如它網站標題所寫的「為了社群的大容量資料室」

2007年4月5日 星期四

在Blogspot部落格中加上標籤雲

想在部落格裡加上標籤雲的小裝置嗎!
黑輪找了很多地方,試了很多次,就是做不成功。原來是程式碼經過多方轉載,給弄壞啦!

為了避免我也弄壞了,請先參考原出處:Setup and configuration for New Blogger Tag Cloud / Label Cloud

先說在前頭:因為Html語法關係,你在畫面上看到的><>都是Html語法產生的,並非真正的字元符號。建議你處理時先複製貼在記事本裡,再複製貼到要修改的地方。以免出錯!

處理方式:

1.先在你的控制主頁→範本→修改HTML中 先下載完整範本備分。以免做壞了!


2.首先找到 ]]></b:skin>
的位置,先將下列這段樣式碼複製到他的前面。




/* Label Cloud Styles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*/

#labelCloud {text-align:center;font-family:arial,sans-serif;}

#labelCloud .label-cloud li{display:inline;background-image:none !important;padding:0
5px;margin:0;vertical-align:baseline !important;border:0 !important;}

#labelCloud ul{list-style-type:none;margin:0 auto;padding:0;}

#labelCloud a img{border:0;display:inline;margin:0 0 0 3px;padding:0}

#labelCloud a{text-decoration:none}

#labelCloud a:hover{text-decoration:underline}

#labelCloud li a{}

#labelCloud .label-cloud {}

#labelCloud .label-count {padding-left:0.2em;font-size:9px;color:#000}

#labelCloud .label-cloud li:before{content:"" !important}




3.接下來在 ]]></b:skin>
</head> 之間,貼上下列的Script程式碼。




<script type='text/javascript'>

// Label Cloud User Variables

var cloudMin = 1;

var maxFontSize = 20;

var maxColor = [0,0,255];

var minFontSize = 10;

var minColor = [0,0,0];

var lcShowCount = false;

</script>





4.再來是最複雜的地方了。往下很大一段距哩,找到 <b:widget id='Label1'
locked='false' title='Labels' type='Label'/>
這一段。

(如果你有勾選 展開小裝置範本,看到的會是一大段:從 <b:widget
......>
</b:widget>)。用下列的程式碼取代這一段。




<b:widget id='Label1' locked='false' title='這裡放標題'
type='Label'>

<b:includable id='main'>

<b:if cond='data:title'>

<h2><data:title/></h2>

</b:if>


<div class='widget-content'>

<div id='labelCloud'/>

<script type='text/javascript'>


// Don't change anything past this point -----------------

// Cloud function s() ripped from del.icio.us

function s(a,b,i,x){

if(a&gt;b){

var m=(a-b)/Math.log(x),v=a-Math.floor(Math.log(i)*m)

}

else{

var m=(b-a)/Math.log(x),v=Math.floor(Math.log(i)*m+a)

}

return v

}




var c=[];

var labelCount = new Array();

var ts = new Object;

<b:loop values='data:labels' var='label'>

var theName = &quot;<data:label.name/>&quot;;

ts[theName] = <data:label.count/>;

</b:loop>


for (t in ts){

if (!labelCount[ts[t]]){

labelCount[ts[t]] = new Array(ts[t])

}

}

var ta=cloudMin-1;

tz = labelCount.length - cloudMin;

lc2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labelCloud');

ul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ul');

ul.className = 'label-cloud';

for(var t in ts){

if(ts[t] &lt; cloudMin){

continue;

}

for (var i=0;3 > i;i++) {

c[i]=s(minColor[i],maxColor[i],ts[t]-ta,tz)

}

var fs = s(minFontSize,maxFontSize,ts[t]-ta,tz);

li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li');

li.style.fontSize = fs+'px';

li.style.lineHeight = '1';

a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a');

a.title = ts[t]+' Posts in '+t;

a.style.color = 'rgb('+c[0]+','+c[1]+','+c[2]+')';

a.href = '/search/label/'+encodeURIComponent(t);

if (lcShowCount){

span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span');

span.innerHTML = '('+ts[t]+') ';

span.className = 'label-count';

a.appendChild(document.createTextNode(t));

li.appendChild(a);

li.appendChild(span);

}

else {

a.appendChild(document.createTextNode(t));

li.appendChild(a);

}

ul.appendChild(li);

abnk = document.createTextNode(' ');

ul.appendChild(abnk);

}

lc2.appendChild(ul);

</script>


<noscript>

<ul>

<b:loop values='data:labels' var='label'>

<li>

<b:if cond='data:blog.url == data:label.url'>

<data:label.name/>

<b:else/>

<a expr:href='data:label.url'><data:label.name/></a>

</b:if>

(<data:label.count/>)

</li>

</b:loop>

</ul>

</noscript>

<b:include name='quickedit'/>

</div>


</b:includable>

</b:widget>




5.大功告成。

感謝諸多網站部落格,讓我多次嘗試總算成功啦!



2007年4月1日 星期日

一中商圈裡的老口味 一嚐成主顧&健康滷味

這一篇,欠了兩個禮拜了!

2007/3/18。難得有機會在去一中商圈逛,想到1981年在那邊混國四班時,一中街還是條水溝哩!而1991年在補習班工作時,轉進三民路的巷子裡,便是一種鬧中取靜的感覺。
現在呢!反倒是三民路的另一邊;「前」來來百貨倒成了「靜」地,而巷子裡卻全是磨肩擦踵的人潮。跟以前相對照還真是....十年河東十年河西...

走在這個讓我感到陌生的熟悉地方,腦子裡浮現的全都是「這裡以前是....,那裡本來是...」十足的中年男子的故地重遊感覺....

可是仍有幾處老店,著實令人欣慰。不知不覺晚餐全都是「老口味」...

首先是太平路上靠近三民路的「健康滷味」,只可惜顧著買滷味,而且這時我還沒感覺自己已被這些懷舊美食給吸引著,一步步走向肥胖之路....所以沒想到拍照....見諒啦...

健康滷味是早在「滷味」第一波出現在台中街頭時就已經出現,並且口味如一卻歷久不衰的老「攤」了。

最要推薦的是買滷味食一定要加酸菜,因為這一味炒得麻辣的酸菜,正是健康滷味的精髓所在。沒了他就像是排骨麵忘了放排骨啦!

沿著太平路往一中街方向,同一邊第一條巷子。原本在巷子口擺攤的「一嚐成主顧魷魚羹」(沒錯!這就是店名...),現在已經搬進巷子裡的店面了。嗯!這個有拍照了...

一嚐成主顧在這邊開業算起來已經有近20年了,就如同店名一樣,黑輪也是一嚐就成了老主顧啦!久沒嚐嚐老味道,還真想念....

老闆娘這羹湯實在誘人,用料實在,而且湯頭講究。味道跟十幾年前吸引我一再光顧的美味感覺一模一樣。真佩服老闆年的手藝。

菜單還是跟以前一樣,魷魚羹是主打,魷魚很有咬勁;蝦仁羹也是我常點的;赤肉羹可全都是精肉做的,不像有些肉羹全是魚漿;羊肉羹只可惜我對羊肉敬謝不敏....

當然價格不一樣了。

這些年一中商圈一直是「新店」輩出,「號稱」美食的店家一家接著一家開,有些靠著媒體的熱烈報導,紅極一時。但是後來呢?熱潮過後,換個店招換份菜單,又開始炒另一波....

像「健康滷味」、「一嚐成主顧」這樣的老店,固定的產品,堅持著「傳統」味道,這種「美味」的堅持已經越來越少了。尤其在這個每年都是一批「新人」流進流出的一中商圈中,更顯彌足珍貴。

也許你已也跟我一樣曾是「混過」一中商圈,也許你是「混」不同地方的,找個時間回去看看吧!那個你經常出沒的店,還在嗎?跟老闆聊聊,他會記得你的。就像我跟一嚐成主顧的老板娘一樣,他一見到我就說:「少年仔!你很久沒來吃麵囉!」一句話拉近我們的距離,也讓這一碗羹多了一份人情味。

臨走時要求老闆娘要拍一張照片。他連說不用啦!不用啦!卻應我的要求「定住」,等著這手機鏡頭拍照的緩慢。